相关名词:
oscillator:振荡器
phase locked loops:锁相环(PLL)
这篇文章我们只涉及如何初始化APLL以及获得相应的ARMCLK时钟,对于其它部分我们放到下一次再进行介绍。
在芯片手册里,“时钟管理单元 (Clock Management Unit)“的简称为 CMU 。CMU_ XXX 表示“XXX 模块内的 CMU ”,比如CMU_CPU等。
对于PC来说, CPU 、内存、主板、声卡、显卡等,这些功能部件由不同的芯片组成, 在实体上是相互独立的。在嵌入式系统里,一块芯片内往往集成了多种功能比如Exynos 4412 上面既有CPU,还有音频 /视频接口、 LCD 接口、 GPS 等模块 这类芯片被称为 SoC,即 System on Chip,译为芯片级系统或片上系统。
Exynos4412时钟体系
不同的模块往往工作在不同的频率下,一个芯片上采用单时钟设计基本是不可能实现的 ,在 SoC设计中采取多时钟域设计。4412的时钟域有5个, 如下图所示:
这 5个时钟域名如下 (下文中的 BLK 表示 block ,模块 ):
①CPU_BLK :
内含 Cortex-A9 MPCore处理器、 L2 cache 控制器、CoreSight (调试用 )。CMU_CPU用于给这些部件产生时钟 。
② DMC_BLK :
内含 DRAM 内存控制器 (DMC)、安装子系统 (Security sub system )、通用中断控制器 (Generic Interrupt Controller,GIC) 。CMU_DMC 用于给这些部件产生时钟。
③ LEFTBUS_BLK 和 RIGHTBUS_BLK:
它们是全局的数据总线,用于在 DRAM 和和其他子模块之间传输数据。
④ 其他BLK : 在上图中,用画笔圈起来的模块 。
CMU_TOP用于给这些模块产生时钟。
4412有3个初始时钟源:
① XRTCXTI引脚 :接 32KHz(32.768KHz)的晶振,用于实时钟 (RTC) 。
② XXTI引脚 :接12M ~50 MHz的晶振, 用于向系统提供时钟,也可以不接。
③ XUSBXTI引脚 :接24MHz的晶振 ,该时钟源提供给USB PHY和PLL(APLL、MPLL、VPLL、EPLL)。
为什么选择给XUSBXTI引脚接外部晶振?晶振为什么选择24MHz?
由于一般USB IP核需要直接使用高精度时钟,所以在XUSBXTI引脚上接24M晶振,XXTI引脚就不需要接了。手册上说由于iROM代码是根据24M晶振频率设计的。
We recommend using a 24 MHz crystal as the iROM design is based on the 24 MHz input clock.
从原理图上可知, 4412开发板外接24MHz的晶振;但是4412的CPU频率可达1.4GHz。可以想象,一定有硬件部件把24MHZ的频率提升为1.4GHZ,这个部件被称为PLL(锁相环)。4412内部其他部件也要工作于一定频率,比 UART 、DDR等,也应该有PLL把24MHZ的频率提高后供给它们。
PLL
4412有4个PLL,分别为APLL、MPLL、EPLL和VPLL;2个PHY:(USB PHY和HDMI PHY(PHY:物理层,一般指与外部信号接口的芯片))。芯片手册5.3章节
① APLL:用于 CPU_BLK (可产生高达1.4GHz的频率);作为 MPLL 的补充,它也可以给 DMC_BLK 、LEFTBUS_BLK 、RIGHTBUS_BLK 和 CMU_TOP 提供时钟。
② MPLL:(可产生高达1GHz的频率)用于DMC_BLK 、LEFTBUS_BLK 、RIGHTBUS_BLK 和 CMU_TOP。
③ EPLL :主要给音频模块提供时钟,192MHz
④ VPLL :主要给视频系统提供54MHz时钟, 给 G3D(3D图形加速器 )提供时钟,或者是1.1V下的440MHz。
⑤ USB PHY :给 USB 子系统提供 30MHz 和 48MHz 时钟 。
⑥ HDMI PHY :产生 54MHz 时钟 。
4412时钟流程
以上图为例,里面涉及3个概念:
① MUX:多路复用,即从多个输入源中选择一个
② PLL:把低频率的输入时钟提高后输出
③ p:分频器,把高频率的输入时钟降频后输出
左边深色的:无抖动多路选择器,无抖动意味着在多路选择切换的瞬间,下游时钟就可以稳定下来。需要注意是在切换时要保证上游时钟已经存在并稳定,不然下游时钟状态不确定。
右边浅色的:有抖动多路选择器,意味着多路选择切换后,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不稳定时间,但是有稳定后有相应寄存器标志位标示下游时钟已经稳定,这类指示寄存器器一般以CLK_MUX_STAT开头。
由APLL的时钟流程图可知, 它的时钟来源可以是 XXTI引脚上接的晶振,也可以是 XUSBXTI 引脚上接的晶振,通过上图左边的MUX来选择,这个MUX的输出被称为FINPLL。
通过设置APLL的寄存器 (根据公式选择参数值 ),可以把FINPLL提高为某个频率输出,假设为1.4GHz ,在图上它被命名为FOUTAPLL。
继续往右看图,里面有多个p ,可以设置对应的寄存器把频率降下来。 CPU可以工作于1.4GHz,但是其他模块不能工作于这么高的频率所以要把频率降下来。
如何设置PLL
设置 PLL 的流程如下: 的流程如下:
(1)设置系统PLL锁定时间
(2)配置PLL
(3)配置各模块分频系数
(4)切换到PLL时钟
① 设置PLL的 P、M、S值,这是根据期望得到的频率用公式计算出来
② 设置PLL的其他控制参数
③ 使能PLL
④ PLL会等待一段时间使时钟稳定
⑤ 设置MUX ,选择PLL所输出的时钟
简单地说就是: 先设置,再启动,后使用。
第 5点意味着:如果当前正使用该PLL,那么先设置 MUX 改用其他时钟源或禁止使用此 PLL,设置完PLL后再设置MUX改回原来所使用的PLL时钟。
PLL寄存器
4412时钟控制器地址分布表
以APLL举例说明。
APLL的地址即是上表中的CMU_CPU,即0x1004_4000 - 0x1004_8000(相关描述见芯片说手册5.9.1.131 APLL_LOCK之后的说明)。
简单的说,比如复位后,CPU默认工作频率在400Hz,现在需要升到1000Hz工作,那么从400-->1000Hz需要一个过程,假设为时间t1,在t1这段时间内,CPU的频率是变化的,那么CPU的状态就是不稳定的,此时,就需要把频率锁定,设置锁定时间,直到CPU稳定的输出频率。
说明:设置APLL的参数并使能它后, APLL 并不能立刻输出稳定的时钟 ,它需要经历一个锁定的时间 (lock time) 。APLL的大锁定时间是: (270 x Pp) 个周期。 所以 APLL_LOCK 设置为 (270 x Pp) 就可以了。(Pp即为PMS中的P值)
APLL_CON0寄存器
注意(Sp默认值应该为0x0而不是0x1):
APLL_CON0的reset value能够在24MHz的输入时钟频率下产生一个800MHz的时钟。
Fout = 24 * 200 / (6 * 2^0) = 800MHz
FOUT = SRCCLK* M/(P * 2^S)
根据 M、P、S的值,可以算出APLL的输出时钟(芯片手册的公式中2Sp应该是2的指数):
FOUT = Mp x FIN / (Pp x 2 ^ Sp)
FOUT范围21.9MHz~1400MHz。
M、P、S的值应从下表中选取
Fout = 24 * 175 / (3 * 1) = 1400
APLL_CON1( 地址 : 0x10044104)(这里只列出了有用的位)
该寄存器用于设置 BYPASS 模式,即APLL是直接输出FIN时钟,还是提升频率后再输出时钟;也用于设置AFC(自动频率控制 )功能,暂时无需理会。该寄存器取默认值即可。
CLK_SRC_CPU (地址 : 0x10044200)
参考上面的APLL时钟流程图:
① BIT[0] 控制第1个MUX (即 MUXAPLL) ,用 于选择是使FIN还是 APLL 的输出时钟,这个输出被称为 MOUTAPLL。
② BIT[16]控制 第2个 MUX( 即 MUXCORE) ,用于选择 MOUTAPLL 还是 SCLKMPLL 。其中 SCLKMPLL 由下面的 MUXMPLL 控制。
③ BIT[24]控制第3个MUX( 即 MUXMPLL) ,用于选择 FINPLL 还是 FOUTMPLL ,这个输出被称为SCLKMPLL 。其中, FOUTMPLL来自MPLL 的输出。
④ BIT[20]控制第4个 MUX( 即 MUXHPM) ,用于选择 MOUTAPLL还是 SCLKMPLL 。
CLK_MUX_STAT_CPU (地址 : 0x10044400) :
该寄存器全部为只读寄存器,用于读取 CLK_SRC_CPU寄存器里所设置的MUX 状态。
CLK_p_CPU0 (地址 : 0x10044500),CLK_p_CPU1( 地址 : 0x10044504)
参考上面的APLL时钟流程图,以 CPU 的工作频率 ARMCLK 为例,根据上图计算ARMCLK的频率:
ARMCLK = MUXCORE的输出 / pCORE / pCORE2
= MOUTCORE / (CORE_RATIO + 1) / pCORE2
= MOUTCORE / (CORE_RATIO + 1) / (CORE2_RATIO + 1)
MOUTCORE表示MUXCORE的输出,在MUXAPLL为1、MUXCORE为0时,它等于“Mp x FIN / (Pp x 2 ^ Sp),即APLL的输出FOUT”
这里需要确认的是如何确定MOUTCORE的具体值,根据CLK_SRC_CPU中的BIT[0]以及BIT[16]确定MUXAPLL即MUXCORE的值。
CLK_p_STAT_CPU0 (地址 : 0x10044600),CLK_p_STAT_CPU1( 地址 : 0x1004 604)
用于判断设置分频参数后,分频器输出是否已经稳定。
在裸机程序中打印相关寄存器的值,分析一下当前CPU的时钟。
分析一下该值:
首先APLL_CON0寄存器
Sp=0x0, Mp=0x3, Pp=0x7d=125---> Fout = 24 * 125/ (3 * 1) = 1000MHz--->APLL
APLL_CON1寄存器:BIT[22]=0,BYPASS=0。
CLK_SRC_CPU:000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1
MUX_APLL_SEL= 1 ->MOUTAPLLFOUT
MUX_CORE_SEL= 0 ->MOUTAPLL(这两个决定了当前使用的就是FOUT的时钟)
CLK_p_CPU0寄存器:BIT[30:28]=0 BIT[2:0]=0
ARM_CLK=MOUTCORE / (CORE_RATIO + 1) / (CORE2_RATIO + 1)
= FOUT/1/1= FOUT=1000MHz
为什么当前的ARM_CLK是1000MHz?而不是1400MHz?
VDD_ARM 电压是多少?
通过电路原理图可知VDD_ARM的电压为1.1V。
经过APLL倍频后的时钟路径
24MHz时钟路径
通过配置APLL寄存器,将当前接入的24MHz时钟倍频至固定频率,并通过配置复用器以及分频器,输出相应的CPU时钟ARMCLK。
这里我们略微分析一下配置时钟的过程。
图 使用APLL倍频后的时钟图
配置APLL
APLL使一个PLL(锁相环),在4412中这样的PLL一共有4个,其他的名为MPLL,EPLL,VPLL,它们主要的功能就是将一个低频率的输入时钟成倍提高,例如通过配置APLL后,可以将24MHz的时钟提升至(200-1400)MHz,然后经过对应的多路复用器(MUX,从多个输入源中选择一个)后,再由相关的分频器(p,把高频率的时钟降频后输出)分频完成后得到相应的ARMCLK。
APLL倍频的相关公式:
FOUT = FIN* M/(P * 2^S)
FOUT指经过APLL倍频后的输出值,在上图中叫FOUTAPLL,FIN指的是外部输入时钟,图中的FINPLL为24MHz,P、M、S的值为倍频值,可以通过寄存器(APLL_CON0)进行配置,这里的值好取芯片手册中固定的那些,如下图。
例如我们要输出一个1000MHz的时钟,相应的计算公式为:
FOUT = 24MHz * 125/(3 * 2^0) = 1000MHz。//其他的时钟则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计算
图 配置APLL后
配置MUX多路复用器
这里需要配置MUXAPLL以及MUXCORE两个,这个由CLK_SRC_CPU寄存器进行配置,对于MUXAPLL为1选择输入源为FOUTAPLL,对于MUXCORE为0选择MOUTAPLL。
图 配置两个MUX后
配置p分频器
这里需要配置pCORE以及pCORE2两个分频器,这个由CLK_p_CPU0寄存器进行配置,将CORE_RATIO以及CORE2_RATIO均配置为0,这样就可以得到1000MHz的ARMCLK。
相应的分频器的计算公式:
对于pCORE分频器来说,输入时钟源为MOUTCORE(M代表MUX,OUT表示输出,CORE代表CORE复用器,即MOUTCORE是MUXCORE复用器输出时钟),输出时钟源为DOUTCORE,计算输出时钟源的大小为
DOUTCORE = MOUTCORE/(CORE_RATIO + 1)
对于及pCORE2分频器来说,输入时钟为DOUTCORE,输出时钟为ARMCLK,计算输出时钟源的大小为
ARMCLK = DOUTCORE/(CORE2_RATIO + 1)
MOUTCORE时钟就是由APLL倍频后得到的FOUTAPLL,这样我们可以获得整个的时钟计算公式
ARMCLK = (FIN*M)/(P*2^S*(CORE_RATIO+1)*(CORE2_RATIO+1))
下面介绍一下程序中的流程,相关寄存器不进行介绍,需要阅读芯片手册7.9.1章节
寄存器CLK_SRC_CPU更改系统使用时钟,配置为暂时使用晶振提供时钟,等我们APLL配置好并且稳定之后再切换回来。
CLK_SRC_CPU = 0x0;
寄存器APLL_LOCK 设置系统PLL锁定时间,由于倍频到较高时间,需要一个稳定的过程,这个过程为270*P的时间(P为PMS中的P值)。
APLL_LOCK = 270 * 3;
寄存器APLL_CON0 配置APLL需要的PMS值,并使能APLL。
APLL_CON0 = ((1<<31) | (0x7d<<16) | (0x3<<8) | (0x0));
寄存器CLK_p_CPU0 配置需要的分频值CORE_RATIO及CORE2_RATIO
CLK_p_CPU0 = ((0<<28) | (2<<24) | (1<<20) | (6<<16) |(7<<12) | (7<<8) | (3<<4) | (0<<0));
寄存器CLK_SRC_CPU 使能APLL输出。
CLK_SRC_CPU = 0x01000001;
不考虑其他影响,简配置流程就是上边的步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