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物联网的市场会远比手机市场大,合资公司会对ARM占领中国市场起到帮助,“ARM看似拿51%的收入出去,但其实赢得了未来”。
“我们塑造了链接的世界”,这是ARM Holdings(以下简称“ARM”) 被软银收购前,在其最后一份独立财报首页写下的口号。
5月初,一个简短有力的消息传出:ARM中国合资公司已于4月底正式运营,中方投资者占股51%,ARM占股49%,这家新公司将接管ARM在国内的所有业务。
ARM何方神圣也?在移动芯片领域,ARM是不折不扣的霸主。基于ARM架构的芯片被广泛用于手机及消费电子产品、移动基站和企业服务器、汽车和机器人以及物联网设备当中。几乎无处不在。
根据ARM官网资料披露数据,1991年年初至2017年年末,已上市的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合计1200亿枚,2017年全年ARM处理器芯片出货量占市场份额的39%。
中国半导体投资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ARM是移动终端领域最核心的技术提供者,基本上所有的移动终端都是基于ARM处理器、内核来设计”。它就是移动时代的“英特尔”。
但随着物联网在市场上占比逐渐提升,为了谋求进一步发展,ARM作价320亿美元卖给了软银,成为软银的全资子公司。在ARM看来,物联网技术市场在2035年会达1万亿美元,而物联网会是它营收的新增长极。
此外,在受访者看来,ARM近期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的举动也表明,中国将会是其未来重点布局的市场之一。
突破的契机:被英特尔拒绝
用ARM的话来说,它是“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者,却不生产一枚芯片”。
实际上,在公司创建之初,却是为了生产电脑硬件。在20世纪80年代,Acorn公司(ARM的前身,以下简称“Acorn”)生产的BBC微型计算机在学校里广为使用。
在此过程中的一个插曲彻底改变了Acron。BBC微型计算机项目对当时的Acron而言有一定难度,公司生产的产品在硬件设计上不能满足需求,此外,在英国学校批量使用的BBC微型计算机中需要更强大的微处理器代替8位的6502,成本也需要足够低。
于是,Acron向英特尔寻求帮助,希望获得部分80286处理器(即通常说的“286”)的设计资料和样品。结果自然是,英特尔拒绝提供。
被拒绝后的Acron只能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,自己进行研发。彼时Acorn总经理Hermann Hauser决定研发自己的32位微处理器,但相比英特尔等公司的设计团队,Acron没钱、没人,这使得IP设计必须是简单直接的。
经过两年设计后,1983年,“Acorn RISC Machine”这个由Acorn研发的新型处理器面世,该处理器简单到设计指令只有808行Basic语言。这也是首字母缩略词“ARM”被首次使用,而“ARM”当中的RISC意为“简化指令集计算机”,当时包括英特尔的处理在内都使用的CISC(复杂指令集)架构。
“ARM”的研发在当时是个突破。尽管如今时尚外形兼顾处理性能的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非常普及,但1980年代初的专家们认为,处理器已经达到了明显的物理极限——由于容易过热等问题,笨重的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无法变得更加轻薄。
毫无疑问的是,“ARM”的研发彻底改变了芯片产业技术的进程,低成本、高效的处理器在此后的移动时代成为主流。
时机:“牛顿”的机会与IP授权的商业模式
彻底改变ARM的是一个时机。
1990年代初,彼时的苹果公司(当时乔布斯被赶出管理层)正在研发一款名为“牛顿”的PDA(个人数字助理),该设备需要低功耗处理器来驱动,于是Arcon进入了苹果公司的视野。
但苹果公司不愿意在Acorn的IP上做“牛顿”,几经商议后,苹果公司、Acorn和芯片厂商VLSI合资成立了Advanced RISC Machines公司,苹果公司方面投入150万英镑的现金,芯片厂商VLSI投了25万英镑,Acorn则提供了知识产权和12名工程师作价150万英镑入股。新的ARM就这样在一个谷仓里成立了。
在ARM于1990年召开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,管理层表示,ARM将专注于超低功耗的应用,高性能、低成本是关键。这些应用和产品将包括电脑、手机以及消费级产品、汽车电子产品的嵌入式控制系统,其中的几种用途已处于在设计或生产阶段。
ARM虽开始研发新的架构,并于1992年1月完成了ARM610的设计,但使用该芯片的“牛顿”并未成为苹果的热门产品。
有了资金的ARM却在这次不是很成功的合作中,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方向,这便是如今ARM的IP授权的商业模式。做出这一决定的是前ARM首席执行官Robin Saxby。在当时,微处理器还只是一个单独的完整芯片,而不是小到足以成为系统级芯片的一部分。
电子设计自动化(EDA)技术的出现加速了这个进程。
电路设计能够在计算机上完成,并授权给其他公司使用。诸如Synopsys、Cadence和Mentor Graphics等公司提供了电路设计工具,而第三方开发者的生态系统为图形、网络和传感器提供了互补的库,最终系统级芯片(SoC)被送至通常被称为“铸造厂”的半导体制造公司。
半导体产业链的蓬勃发展为ARM发展营造了一片沃土,而ARM也继续巩固着自己的优势。一方面,基于ARM的芯片比基于英特尔X86设计的芯片更高效、更便宜,此外还能够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调整项目。另一方面,ARM提出了三种授权方式处理器、POP(处理器优化包)以及架构授权,通过一次性技术授权或者版税提成等方式形成一个以ARM为核心的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的模式。
集邦拓墣产业研究院分析师姚嘉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,自发展初期,ARM的发展策略就相当明确,在低功耗领域的发展历程相对顺利,并积极发展其生态系统,实现了作为IP业者的长期稳定。
随着移动时代的到来,第一部采用ARM处理器的GSM手机诺基亚6110正式面世,并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,包括Sharp和GEC Plessy等公司也均选择使用ARM的技术,此后索尼、惠普、IBM、飞利浦和高通等公司也加入了ARM的阵营。截至1997年底,ARM净收入达300万英镑。
1998年ARM更名为“ARM Holding”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,并以存托凭证的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,上市时市值达2.64亿英镑。
到2001年,ARM在32位嵌入式RISC芯片市场份额中占比76.8%。2008年,累计100亿枚基于ARM设计的芯片被生产。在2016年被软银收购前,ARM市值达到约150亿英镑。
基于物联网时代的变革
相比英特尔等公司,ARM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轻资产公司。
ARM收入主要来自IP授权收费。软银财报显示,ARM2018财年(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)净销售额约为18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约8.41%,相比英特尔2018年一季度总营收161亿美元,净利润为45亿美元,差距非常大。
在商业模式上,ARM在近30年的时间里没有太大改变。根据其官方资料,ARM提供ARM IP与合作伙伴自己的IP相结合,创建完整的芯片设计,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许可费用。
“高利润和现金生成能力”,ARM如此形容它的商业模式。根据其2015年的财报,ARM拥有良好的财务状况——毛利率高达96.7%,营业利润达46.7%。
而在被软银收购前,其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5亿美元,有150亿个芯片得到授权,每个芯片的利润大约为4.7美分。
但市场的变化让ARM不得不进行转变。科技行业分析公司Linley Group首席分析师Linley Gwennap表示,ARM已经主宰了CPU的IP领域,也接管了GPU,但人工智能(AI)引擎为核心芯片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市场。此外,物联网(IoT)装置也会很快地充斥整个市场。
为了迎接这个变化,ARM接受了软银集团约243亿英镑(约320亿美元)的收购要约。在收购完成后,软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正义在ARM举办的一场活动上指出,物联网如同寒武纪大爆炸一样,将带来1兆个物联网设备。
ARM全球营销和战略联盟副总裁Ian Ferguson也曾表示,孙正义对物联网的前景十分看好,认为ARM的技术在收购后的15-20年会产生巨大的机会。
软银2018年年报披露,软银将通过投资于工程人才和补充性收购来支持ARM的多项增长计划,以确保ARM在现有和新兴竞争对手上保持研发优势。此外,还将打算投资于多个部门的增长计划,至少在未来5年内将英国的ARM员工数量增加一倍。
软银的投资显然也起到了一定成果。财报显示,2018年2月,ARM宣布了一套新的人工智能技术,提供增强的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功能。到2018年年中,还会有新的ARM AI技术将会投入使用。
中国也会是ARM未来发展的主要市场。随着4月底ARM中国合资公司正式运营,王艳辉表示,ARM会进一步加强在中国的投资力度。此外,中国一直强调自主产权自主可控,ARM的合资公司成立后,自主可控的要求是基本上可能满足,这对ARM未来拓展应用有好处。
在合资公司中,中方占比51%、ARM占股49%。但王艳辉认为,未来物联网的市场会远比手机市场大,合资公司会对ARM占领中国市场有帮助,“ARM看似拿51%的收入出去,但其实赢得了未来”。
本文源自腾讯网,旨在让ARM学员了解ARM前景。